(一)实行“村办村管”的,由合作医疗参加人讨论确定,并报乡(镇)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备案;
(二)实行“乡办乡管”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各村合作医疗参加人代表意见确定,并报区、县(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下列医疗费用不予补偿:
(一)因违法行为造成伤害的;
(二)自行择医,自购药品的;
(三)合作医疗参加人决定其他不予补偿的。
第四章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第十九条 乡(镇)、村合作医疗机构为本辖区内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区、县(市)级合作医疗机构由乡(镇)合作医疗管理机构或村合作医疗管理小组选定。
第二十条 乡(镇)、村合作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接受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和合作医疗参加人的监督,保证合作医疗参加人疾病的及时诊治。
第二十一条 村卫生所按照本地合作医疗实施细则规定负责合作医疗参加人疾病的诊治,并承担本辖区内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
乡(镇)卫生院按照本地合作医疗实施细则规定负责合作医疗参加人疾病的诊治,并对村卫生所进行管理和指导。
第二十二条 从事乡(镇)、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取得医士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称,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承担相应的合作医疗和预防保健职责。
不称职或不受多数村民拥护的乡村医生,由乡(镇)合作医疗管理机构报请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调换。
第二十三条 合作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应当认真遵守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做到因病施治、合作检查、合理用药,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串通合作医疗参加人骗取合作医疗补偿;
(二)因技术或条件限制无法医治又不予转诊;
(三)使用假劣药品;
(四)故意刁难合作医疗参加人。
第五章 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四条 区、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或者指定一个机构负责合作医疗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