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政府批转省政府法制局关于在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意见的报告的通知

  二、完善和规范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几项主要工作
  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政府及其行政执法机关根据依法行政的要求,以明确执法责任为前提,以行政执法行为合法、适当、规范、高效为基本要求,以评议考核和责任追究为监督保障的行政执法工作责任制度。按照这一要求,我省在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方面,应以完善和规范为重点,下功夫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确定行政执法责任主体。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首要环节是确定责任主体,其核心是解决“谁有权执法,谁承担责任”的问题。在普遍清理审定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基础上,县以上各级政府要制定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执法部门名录和执法人员名册。
  (二)明确执法范围。各级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要全面理清每一部法律、法规、规章的主管责任部门和配合责任部门,理清每一个部门负主管责任、配合责任的法律、法规、规章。各部门都要建立包括对口负责主管执行的和配合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目录在内的《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法律、法规、规章目录汇编》,统一报同级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审批后,作为本部门的执法范围。在此基础上由各级政府统一辑印《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法律、法规、规章目录汇编》,作为政府对各部门执法责任范围监督检查的依据。
  (三)划分执法责任。要依照法律实施的一般要求,划分执法责任,把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宣传、执行、检查、协调、监督、考核等一系列的执法责任确定下来,使各部门的执法责任一目了然。划分执法责任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1)应当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2)法定职权范围;(3)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4)执法的具体目标和要求;(5)与执法有关的重大事项;(6)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四)建立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把行政执法责任落实到人到岗。要把执法责任分解到内部的执法机构(处、室、科、队、所、站)和每一个执法岗位。要先确定内部各执法机构的执法职责和权限范围以及各执法程序上的执法职责和权限范围,再由各内部执法机构遂行各执法程序,根据既设编制岗位,将执法责任分解到每一个执法岗位,做到不漏岗、不漏责。使部门领导直至每一个一线执法人员都明确自己岗位的执法职责和权限范围,做到责任明晰,各守其岗,各尽其责。建立起以部门行政首长为第一责任人,以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为基础的部门执法责任体系。
  (五)建立配套保障制度。建立与各项执法责任相关的配套保障制度对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极其重要。要以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紧紧围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这个中心建立配套保障制度,如法律、法规、规章学习宣传培训制度,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监督制度,行政执法责任承诺和公示制度,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廉洁从政文明执法制度,行政执法程序制度,考核评议和奖惩制度,行政执法工作执行制度及各类登统计制度等等。有条件的部门,还可以将配套保障制度汇编成集,发给行政执法人员人手一册,时时对照检查。
  以上五项工作是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相互联系的环节,要从现在开始,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抓紧工作,争取到年底把全省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规范起来。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