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条 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并处罚款;情节轻微的,并处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并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并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其中标无效。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罚款:对串通投标额不足三十万元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串通投标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四)项规定的,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被销售、转移、调换、隐匿、销毁财物价款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财物价款按市场上的正品价格计算。
第四十九条 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可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可视情节处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拒绝、阻碍监督检查部门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监督检查部门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罚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主管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监督检查部门可以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一条 监督检查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时,给经营者合法财产造成损害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二条 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三条 没收的违法所得和收缴的罚款,必须出具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没票据,罚没收入一律上缴国库,任何部门、个人不得截留、私分。
第五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以上”、“以下”,均包括本数在内。
本条例所称“违法所得”,是指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