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一)限定价格或者约定其他不合理的经营条件;
  (二)分割商品市场;
  (三)拒绝购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接受服务。
  为促进进出口贸易、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行为除外。

第三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由违法行为地的县级以上监督检查部门查处。
  对公用企业、事业组织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其不正当竞争行为,由省或者设区的市的监督检查部门查处。上级监督检查部门可以委托下级监督检查部门调查有关案情。
  第二十八条 监督检查部门在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权行使下列职权:
  (一)按照规定程序询问被检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证明人,并要求其提供证明材料或者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其他材料;
  (二)查询、复制与不正竞争行为有关的协议、帐册、单据、文件、记录、业务函电和其他资料;
  (三)扣留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载有商业秘密的图纸、软件及其他有关资料;
  (四)检查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场所,必要时可以责令被检查的经营者说明该商品的来源和数量,暂停销售,听候检查,不得转移、调换、隐匿、销毁该财物。
  (五)对有可能被转移、调换、隐匿、销毁的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帐册,可以进行封存、扣留。
  第二十九条 采取封存、扣留措施时,必须出具县级以上监督检查部门负责人批准的书面通知书。封存、扣留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三个月,重大和复杂的案件,经省级监督检查部门批准,可以延至半年。经查明封存、扣留物确实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应当立即解除封存、扣留措施,并发给当事人启封、解除扣留通知书。
  对容易腐烂、变质、易燃、易爆等不易保存的物品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可以先行处理;无法找到当事人的,经县级以上监督检查部门负责人批准,也可以先行处理。
  封存、扣留的财物,在依法送达后的三个月内当事人不来接受处理或者无法找到当事人的,按无主物处理,依法拍卖,变价款上缴同级财政。
  监督检查部门在行使本条例所列职权时,当事人及有关的邮寄、运输、仓储等单位应当以协助和配合。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对知名商品和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一并予以认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个案认定,在没有新的证据推翻之前始终有效。重大和复杂案件,由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
  特有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应当依照使用在先的原则予以认定。
  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被他人擅自作相同或者近似使用,足以造成购买者误认为且该商品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即可认定为知名商品。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