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北京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
精神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四日)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
《决定》),全面总结了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提出了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的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是指导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跨世纪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
《决定》,对于进一步增强全市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进一步推动农村和全市的改革,对于加强郊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步伐,对于保持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促进首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
《决定》精神,结合北京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认真总结农村改革发展二十年的基本经验,
更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郊区农村与全国一样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农村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突破并废除了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突破了“以粮为纲”的单一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全面活跃农村经济;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模式,面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突破了单一集体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通过改革,初步构筑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农业企业异军突起,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重大调整,推进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带动了小城镇和卫星城的发展;农民生活显著改善,从总体上进入了小康阶段;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农业改革的成就,为首都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郊区农村的发展变化,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不断改革的结果。中央
《决定》对农村改革二十年基本经验的总结,完全符合郊区农村的实际。学习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一定要深刻理解和记取这些全党和千百万人民群众经过长期实践积累并形成的宝贵经验,更加自觉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一步冲破旧的观念和体制的束缚,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在农村工作中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自觉地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实现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
认真总结和记取农村改革二十年的基本经验,继续推行农村改革,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应当始终坚持:
必须以富裕农民为主线,把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中心。 农村不从根本上摆脱落后面貌,农民生活不尽快富裕起来,首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难以实现。郊区农村的各项工作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眼于发展农村经济,着眼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以富裕农民总揽农村工作的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