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社会用字管理规定

  第七条 社会用字中不得书写、印刷、制做下列不规范字:
  (一)196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中淘汰了的旧字形;
  (二)197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联合通知淘汰的计量单位旧译名用字;
  (三)国务院1986年批准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所列的简化字;
  (四)《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淘汰了的异体字。但1986年收入《简化字总表》中的11个类推简化字和1988年收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15个字除外,不作为淘汰的异体字。
  (五)《简化字总表》中被简化了的繁体字。
  第八条 社会用字的行款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汉字在横向排列时,字序由左到右,竖向排列时,行离由右到左;
  (二)涉外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需要在牌匾和证件上同时使用汉字与外文时,应横向排列,上为汉字,下为外文不得单独使用外文。
  第九条 下列用字不适用本规定第五条、第七条:
  (一)翻印或整理出版古代曲籍;
  (二)历史文物和遗迹上的文字或历史人物的墨迹;
  (三)书法艺术作品;
  (四)用作姓氏的异体文字;
  (五)建国以前由名人题写的“老字号”招牌;
  (六)本规定公布以前已经注册的商标;
  (七)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依法影印、拷贝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海外其他地区出的中文出版物;
  (八)按国家有关规定可暂缓改动的不规范社会用字。
  第十条 公安、工商、民政、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政管理部门应严格审查公章、单位名称、商标、各类广告、地名、图书、音像制品等。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制作不规范字的公章、单位名称、商标、各类广告、地名、图书、音像制品等。
  第十一条 本规定公布实施前已经使用不规范社会用字的公章、地名、各类广告、商品馐、音像制品等,用字单位必须在有关部门规定的期限内予以改正,在规定期限改正确有困难的,用字单位应向区市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提出延期保留的申请,经批准后,另作规范字并列使用。
  第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使用不规范用字的单位和个人,由市或区市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予以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