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西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若干规定[失效]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两次通知的时间至少相隔10日。
  第十三条 有证据确认存在3方以上当事人的交通事故逃逸案件,至少有两方到案,且逃逸者的逃逸行为不影响案件的处理,可将逃逸者虚列为当事人,作出各方责任认定。
  第十四条 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本辖区内发生的重大以上交通事故,应当在24小时内,填写交通事故快报表,连同肇事车辆驾驶员驾驶证一并报地区、设区的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第十五条 对交通事故责任者的处罚,在责任认定生效后作出。对交通事故责任者予以吊销驾驶证或者吊扣6个月以上驾驶证处罚折,应当报请地区或设区的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决定。对交通事故责任者予以吊扣6个月以下驾驶证处罚的,由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决定,并报地区、设区的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交通事故责任者受吊扣6个月以上驾驶证处罚的,应当于期满后90日内到处罚机关复试道路交通法规和道路驾驶,逾期未接受复试或者经复议不合格的,注销其驾驶证。有正当理由不能按期参加复试,经处罚机关同意,可延期复试。
  第十六条 吊扣驾驶证处罚决定生效前,交通事故责任者驾驶证已被收缴的,可按日折抵吊扣期限。
  学习驾驶员单独驾车发生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注销其学习驾驶证。
  第十七条 本省驾驶员受吊销驾驶证处罚的,处罚机关应当将处罚决定书报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备案;其中属本地区或者设区的市辖区内的驾驶员,应当连同驾驶员档案一并移交;属本地区或者设区的市辖区外的驾驶员,由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通知现籍车辆管理部门移交驾驶员档案。
  第十八条 调解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中止调解,并计为调解一次:
  (一)未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的人员进入调解现场干预调解,经劝说不退出的;
  (二)当事人一方有侵犯对方人身权利或者其他粗暴行为,经制止无效的;
  (三)其他因当事人一方行为致使调解无法正常进行的;
  (四)调解工作时间超过1个工作日未达成协议的。
  第十九条 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任何一方不履行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将其暂扣的车辆及交通事故预付款,待当事人提起诉讼后移交给受理该案的人民法院。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