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条 城市环境规划编制程序分三个阶段:
一、城市环境规划大纲编制阶段
二、城市环境规划研究阶段
三、城市环境规划审批阶段
第二章 城市环境规划大纲的编制
第九条 城市环境规划编制大纲及实施方案(简称纲要,下同)是开展城市环境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主要任务是在开展初步调查、收集和汇总有关基础资料、数据基础上经初步综合分析后,提出规划研究主要内容、重点,方法,设计规划研究子课题。
第十条 纲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总则:包括规划目的、原则、技术路线、编制依据、采用标准、规划区范围和期限等。
(二)城市概况:包括环境概况(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三)在综合分析城市概况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城市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确定规划研究重点及主要内容。
(四)环境规划子课题的设置。
(五)规划编制的组织分工、进度安排、经费预算。
第三章 城市环境规划的编制
第十一条 城市环境规划的主要任务:综合研究城市环境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明确城市主要环境问题,确定城市环境规划目标及指标体系,科学划分城市环境功能区,提出城市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方案,合理配置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第十二条 城市环境规划的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其中应当对城市环境保护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近期环境保护计划为城市环境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期计划期限一般为五年。
第十三条 城市环境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编制全市市域(或全县县域)城镇体系环境规划,重点为市域(或县域)经济开发区、工业区、自然生态保护区、乡镇环境建设以及全辖区范围内的水系和海域等的环境保护与发展。
(二)充分分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城市建设对环境保护的有利和制约条件,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合理性作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