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固定的场所和相应的设施;
(三)有明确的职责范围和相应的从业人员;
(四)有一定的经费来源或者相应的资金;
(五)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不具备前款第(五)项条件,但具备前款其他条件的,申请非法人的事业单位登记。
第八条 申请办理事业单位设立登记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材料:
(一)设立登记申请书;
(二)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准组建的文件;
(三)经费来源证明或者资金信用证明;
(四)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五)单位住所的权属证明;
(六)其他必要的文件、材料。
第九条 事业单位登记的主要事项包括:单位名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所有制类别、职责范围、隶属关系、机构规格、编制员额、经费来源(资金数额)、分支机构等。
第十条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设立申请书之日起30日内,根据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予以登记,发给《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或者《事业单位登记证》;审核不合格的,将审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第十一条 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事业单位具备条件,要求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工商营业登记。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改变登记事项的,应当在有关部门批准后30日内,向原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材料:
(一)变更登记申请书;
(二)有关部门批准变更的文件;
(三)其他有关文件、材料。
第十三条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变更登记申请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核准变更登记或者不予变更登记的决定;对准予变更登记的,应当同时换发《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或者《事业单位登记证》。
第十四条 事业单位因合并、被依法撤销或者其他原因终止业务活动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