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条 省有关工业主管部门在矿产储量管理方面的职责是:
(一)对所属矿山企业的矿产储量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二)对本部门矿产储量的正常核减进行审查;
(三)在省矿产资源委员会授权的范围内,对所属矿山企业基建、生产勘探中探明的储量与批准工业储量之间的误差进行审查并报省矿产资源委员会备案。相对误差较大(特大型矿床大于5%,大型矿床大于10%,中型矿床大于20%)的报告,应当报省矿产资源委员会复审。
(四)对本部门管理的矿产储量的利用、损失、保有等资料进行汇总;
(五)组织本部门矿山企业矿床工业指标的论证;
(六)参与省矿产资源委员会对本部门矿产储量地质勘查报告的审查;
(七)对本部门管理的矿产储量,统一规划,合理使用,并进行管理。
第二十二条 矿山企业在矿产储量管理方面的职责是:
(一)合理利用和保护本企业的矿产储量;
(二)做好生产勘探工作,提高储量级别,提出生产勘探报告,为开采提供可靠依据;
(三)做好矿山地质工作和储量正常核减工作,对储量非正常损失提出储量注销报告;
(四)统计和编报储量利用、损失、保有等资料,向省矿产资源委员会和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提交年度报告。
第二十三条 矿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矿体进行再圈定后的矿产储量与原批准的工业储量存在较大误差及非正常损失的,应当提出储量变更报告,报省矿产资源委员会重新审批。
第二十四条 矿山年度及阶段储量注销报告,经所在市、县(市)人民政府管理矿产资源的部门审核后,由批准开办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审批,报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备案。
矿山闭坑储量报告,由批准开办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初审后,报省矿产资源委员会审批,并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后予以闭坑。
第二十五条 储量注销范围内残留于坑底、边部和深部的储量、暂难利用但有可能复采的残留储量以及中停矿井(场)的未采储量,均不能注销。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保存措施,以备复采。
第四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 对取得下列成绩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由省矿产资源委员会或者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给予奖励或者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