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二十八条规定,越权批准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规划、专业规划、长期供水计划和水量分配方案的,该批准文件无效;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他人的生产、生活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采取补救措施,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事先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而设置或者扩大排污口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或者恢复原状,视其后果可并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阻碍行洪或者影响水工程运行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除障碍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并处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毁坏水工程及其附属设施和护岸林木,毁坏防汛、水文监测、水文地质监测和通航过船设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及时修复,并赔偿损失,可并处罚款。
第四十三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办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主管部门以及水工程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对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