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1992修正)

  第十四条 依照《实施细则》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对受完当地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由学校发给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完成义务教育证书的格式和颁发证书的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适龄儿童、少年因学业成绩优异而提前达到与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相应的初等教育或者初级中等教育毕业程度的,由其所在学校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第十五条 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贫困的山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杂费。其他地区是否免收杂费由当地人民政府决定。
  规定收取杂费的地区,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减免杂费的金额,其办学经费属财政拨款的,由财政拨给;属其他办学单位或社会力量筹措经费的,由举办者拨给。
  收取杂费的标准和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六条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设立助学金、奖学金,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贫困学生就学,对品学兼优的学生予以奖励。
  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民族班、半寄宿制高小班学生普遍享受助学金。
  助学金、奖学金的标准和实施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三章 学校

  第十七条 市或者市辖区、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和初级中等学校。学校布点应当做到既便于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又不过于分散。
  小学、初级中等学校的开办、停业、变迁以及校产的转移,县和不设区的市,由县、市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设区的市,由市、区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按管理权限审核,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有计划、有步骤地使他们入学。
  盲、聋哑学校(班)的设置,由州、省辖市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统筹安排。弱智辅读学校(班)的设置,由市或者市辖区、县人民政府统筹安排。
  小学、初级中等学校应当接收虽有残疾,但不妨碍正常学习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