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条 市、县、郊区农村承包合同主管部门的职责是:组织承包合同管理法规的实施和检查督促,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培训管理人员,总结推广管理工作经验,并分别负责本辖区内集体经济组织与外地区单位或者公民签订较大的承包合同鉴证、确认、调解、查处工作。
第八条 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合同主管部门的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有关承包合同的法律、法规;
(二)培训承包合同管理人员;
(三)指导承包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
(四)负责承包合同的鉴证;
(五)检查监督承包合同的履行;
(六)确认无效承包合同;
(七)负责承包合同纠纷的调解。
第九条 村公所协助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合同主管部门做好承包合同的管理工作,指导本行政区域内承包合同的签订、转包和转让工作,调解承包合同纠纷。
第十条 各级工商、土地、司法、银行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协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合同主管部门做好承包合同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章 发包与承包
第十一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生产经营项目,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包。未成立集体经济组织的,由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发包。
农村中其他依法取得生产经营项目使用权、经营权的单位,经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合同主管部门批准,可以自行组织发包。
产权关系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应当在明确产权关系后,才能签订承包合同。
第十二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生产经营的项目发包时,本组织成员以及本组织外的法人、公民均可承包。在同等条件下,本组织成员有优先权;承包合同期满后,在同等条件下,原承包方可以优先承包。
发包方要求担保的,承包方须提供财产担保或者保证人,保证人负连带责任。本组织外的法人、公民,需要请求承包的,必须提供有效证件及财产担保。
第十三条 发包项目、方式、期限和条件,应当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代表大会民主议定,由其法人代表具体实施。
公开招标的专业承包项目,应当在投标前10日张榜公布,任何人不得仗权抬价压价和垄断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