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

  (二)主要河流和主干渠两侧外延一百米内的十度以上的山坡地;
  (三)铁路、公路两侧外延五十米内的十度以上的山坡地;
  (四)崩塌滑波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
  第十五条 开垦二十五度以下山坡地,用于种植农作物、茶、果等的,应当事先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或填写《水土保持报告表》,并按下列规定,报水土保持主管部门批准:
  (一)五百亩以下的,由县级水土保持主管部门批准;
  (二)五百亩至一千亩以下的,由地(市)级水土保持主管部门批准;
  (三)一千亩以上的,由省级水土保持主管部门批准。
  开垦国有山坡地的,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本办法施行前,已开垦和正在开垦山坡地并造成水土流失的,应当按照县级以上水土保持部门规定的期限,采取蓄水保土耕作或恢复植被等补救措施。
  第十六条 凡从事工矿生产和对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有影响的基本建设的,应当依法办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设施,应当列入建设项目的工程概算、预算,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同时投入使用。水土保持设施不合格的,不得投产使用。
  本办法施行前,已建和在建并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应当在本办法公布施行之日起六个月内,向县级以上水土保持主管部门补办手续,采取水土保持的补救措施。
  第十七条 开采石料、开办矿山企业,其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水土保持方案必须先经与采矿登记机关同级的水土保持部门审查同意。未经水土保持部门审查同意的,不得为其办理采石、采矿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
  第十八条 禁止向江河、水库、湖泊和水利排灌渠道倾倒土、石、沙、垃圾等废弃物。
  土、石、沙、垃圾等废弃物,应倒在弃土场中,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流入江河、水库和农田。

第四章 治理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任务,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乡(镇)辖区内集体所有的水土流失地,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治理。
  铁路、公路用地范围的水土流失,由铁路、公路管理部门负责治理。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