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

  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方,其人民政府以及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部门或者单位的领导成员中应当有少数民族公民。
  第八条 国家机关录用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录(聘)用职工时,不得以生活习俗不同等为由拒绝录(聘)用少数民族公民。
  第九条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30%以上的乡,可以按照规定申请设立民族乡;特殊情况的,可以略低于这个比例。
  民族乡的建立,由省人民政府决定。
  民族乡的名称,以地方名称加民族名称确定。
  民族乡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中,应当尽量配备建乡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员。
  第十条 禁止任何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禁止歧视少数民族。严禁在各类出版物、广播、电影、电视、音像、文艺演出和其他活动中出现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伤害民族感情的语言、文字和图像。
  第十一条 少数民族公民受到歧视、侮辱,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法调查处理。
  少数民族公民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第十二条 凡发生涉及民族关系的事件,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依法妥善处理。
  第十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生产和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
  少数民族在国家的帮助下,应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第十四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分配扶贫资金和物资、开展科技扶贫、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等方面,应当对少数民族提供优惠条件;对少数民族中的贫困户,应当在生产和生活等方面优先给予照顾和救济。
  第十五条 民族乡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在核定民族乡财政收支基数和编制财政预算时,应当给民族乡安排一定的机动财力,乡财政收入的超收部分和财政支出的节余部分,应当全部留给民族乡周转使用。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