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建设规划控制范围内的各类基本农田保护区,经县(市、区)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农业、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划定后,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公告,并报自治区、地(市)土地管理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破坏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
第十四条 已批准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需调整的,必须经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十五条 下列耕地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地区行署批准确定的粮、油、蔬菜生产基地;
(二)本行政区域内高产、稳产农田;
(三)有良好的水利及水土保护设施的耕地和计划改造的中低产田;
(四)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基地;
(五)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示范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
(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地区行署认为应当划入基本农田的其他耕地。
第十六条 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分为下列二级:
(一)生产条件好、土层较厚、质地适中、地力上等、有保灌条件或排灌设备完善、集中连片、产量高、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为一级基本农田;
(二)生产条件好、土层较厚、地力中等、排灌设施基本配套、相对集中连片、产量较高、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为二级基本农田。
第三章 保护
第十七条 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或者占用。交通、能源、国防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须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的,建设单位先向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由自治区土地管理部门审核发给《基本农田占用许可证》,并经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再按照《
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的征(拨)用地审批程序与审批权限办理有关手续。
前款所列建设项目占用一级基本农田500亩、其他基本农田1000亩以下的,必须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占用一级基本农田超过500亩、其他基本农田超过1000亩的,必须报国务院批准。
第十八条 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的,除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缴纳税费外,由用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负责开垦与所占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缴纳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造地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