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条 被保险人接到用人单位通知后未按规定日期到社会保障机构进行登记,延误的日期从失业保险期中扣除。
第三十五条 被保险人失业后自行组织起来就业或者从事个体经营的,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社会保障机构可以将其在失业救济期间尚未领取的失业救济金、医疗费一次发给本人。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失业6个月以上的被保险人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社会保障机构可将其应享受的失业救济金余额一次性拨付给该用人单位,用于工资性补贴。
第五章 处罚
第三十七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劳动行政部门予以处罚:
(一)无故拖欠失业保险费的,按月加收3‰的滞纳金;
(二)使用生产自救费未按期偿还的,责令限期偿还,并按日加收5‰的滞纳金。
收缴的滞纳金并入失业保险基金。
第三十八条 被保险人以欺骗手段获取失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障机构追缴其非法所得,并由市劳动行政部门处以其骗取金额20%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 社会保障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挪用失业保险基金;
(二)擅自更改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延期支付或增发、减发、不发失业救济金及其他失业保险费用;
(三)随意提高管理费或者不按规定使用管理费;
(四)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条 劳动行政部门、社会保障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不适用农民合同制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