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继承权的享有,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民事权利的享有、转让和使用许可;
(二)出生、生存、死亡、身份、学历、经历、亲属关系、居住、婚姻、是否受过刑事处分等状况;
(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章程、资信状况和财产的清点、评估、清算,股份有限公司的创立大会及股东大会决议;
(四)不可抗力事件;
(五)保险财产的估价或者保险损失的确定;
(六)匿名作品的作者身份;
(七)合同(协议)或者其他文书上的签名、印鉴、签订日期;
(八)文件的副本、节本、译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
(九)其他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文书。
第十五条 下列法律行为和文书,应当办理公证: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抵押合同;
(二)建筑工程项目的承包合同;
(三)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兼并、联营、租赁及产权转让合同;
(四)房屋的赠与、继承和有关房产所有权转移的涉外和涉港、澳、台的法律行为;
(五)企业、事业单位以不动产、机器设备为抵押的抵押贷款合同;
(六)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
第十六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债权文书,公证处可应债权人的申请,依法赋予其强制执行效力:
(一)以给付货币、物品、有价证券为内容的;
(二)当事人双方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对债权文书规定的给付内容无疑义的;
(三)债务人明示不履行义务时自愿接受强制执行的。
债权人请求公证处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的期间为2年,自债务人应当履行义务的期限届满之次日起计算。
对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的,债权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十七条 公证处对货币、贵重物品、担保物(金)或者替代物、有价证券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办理提存公证:
(一)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或者延迟受领标的物,使债务人无法按时给付的;
(二)由于债权人下落不明,名称、地址不详或其他原因致使债务人无法履行义务的;
(三)债权人与债务人约定以提存方式履行的。
办理提存公证后,视为债务人履行了给付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