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条 企业兼(合)并、分立、终止时应按规定清偿应缴的工伤保险费。
第三十八条 职工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积极配合单位及有关部门对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
第八章 管理机构
第三十九条 高科园管理委员会为职工工伤保险领导机构,负责审议工伤保险的规划和有关规定,研究决定和协调职工工伤保险的重大事项及有关问题。
第四十条 高科园社会保险管理局是职工工伤保险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拟定有关政策规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工伤保险基金的财务、审计和统计制度,监督检查工伤保险政策规定的执行情况,承担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四十一条 高科园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是职工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工伤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及工伤费用的发放;
(二)负责工伤保险的登记、建卡及管理;
(三)参与医务劳动鉴定的具体工作;
(四)法规、规章、政策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四十二条 高科园医务技术鉴定小组负责对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状况、致残程度作出医务诊断结论。
高科园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负责受理用人单位医务劳动鉴定疑难问题的请示和有争议的鉴定案件;根据医务技术鉴定小组作出的医务诊断结论,依据劳动部和卫生部制定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鉴定标准》,确定致残等级并颁发《工伤职工病致残证》。
第九章 奖 罚
第四十三条 对于当年没有发生工伤事故,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行政主管部门可从用人单位当年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总额中提取5%至15%给予奖励。
第四十四条 用人单位逾期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不可抗拒的特殊情况除外),由社会保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补缴应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另按日加收欠缴额5‰的滞纳金,滞纳金纳入工伤保险基金;当季度末仍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在该季度内发生的工伤事故,由用人单位按本规定支付全部费用。
第四十五条 用人单位隐瞒工伤事故真相,弄虚作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处以该单位年应缴工伤保险费的1%至3%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职工或职工供养直系亲属,隐瞒确定待遇的必要情节或拒绝配合事故调查,工伤职工无故拒绝检查治疗的,社会保险行政主管部门可停发或减发有关待遇;虚报冒领有关款项的,应予以追回。
第四十七条 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者,在服刑和劳教期间,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刑满或劳教释放后,可继续享受原待遇。停发工伤保险待遇不予补发。
第四十八条 对挪用工伤保险基金的,除由社会保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如数退还外,对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章 附 则
第四十九条 职工及其亲属在处理工伤事故及有关待遇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时,按照国家有关劳动争议的规定处理。
第五十条 本规定所称工资收入按照国家《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执行;私营企业按职工实得工资计算。职工本人工资按职工因工负伤或死亡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收入计算。
第五十一条 劳务输出人员在境外负伤、致残、死亡的,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二条 本规定施行前发生的工伤,由原单位参照本规定的标准执行;已经处理的,一次性待遇不再重新处理。
第五十三条 本规定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由高科园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五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青岛高科园职工工伤保险费率表
┏━━┯━━━━━━━━━━━━━━━━━━━━━━━━━┯━━━━━┓
┃ 序 │ │按工资收入┃
┃ 号 │ 行 业 │的计缴比例┃
┠──┼─────────────────────────┼─────┨
┃ 1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文教、卫生、科研、金融、保险 │ 0.6% ┃
┠──┼─────────────────────────┼─────┨
┃ │商业、贸易、饮食服务、环卫、邮电、旅游、公用事业、│ ┃
┃ 2 │市政、信息广告、装潢 │ 1.0% ┃
┠──┼─────────────────────────┼─────┨
┃ │建筑材料、医药、粮食加工、纺织、服装、皮革、造纸、│ ┃
┃ 3 │玩具、电子、电力、园林、工艺、仓储五金制造、家俱制│ 1.2% ┃
┃ │造塑料、橡胶、印刷、其它轻工业 │ ┃
┠──┼─────────────────────────┼─────┨
┃ │交通运输、建筑安装、机器制造、采掘冶金、锅炉、石油│ ┃
┃ 4 │化工、深水作业、海上作业、矿山、放射性作业 │ 1.4% ┃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完善劳动制度,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定,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青岛第一条为完善劳动制度,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定,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青岛高科技工业园、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以下统称高科园)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高科园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及注册登记的下列企业(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均须按本规定参加职工失业保险: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
(二)镇以上集体所有制、股分制企业;
(三)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四)招收劳动合同制职工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五)私营企业及其他按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的单位。
第三条 属下列情况之一职工,失业期间,按本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