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渔业资源和生产情况,调整重要水生动物苗种、亲体品种和规格,并公布施行。
第五条 在禁渔区、禁渔期内,禁止捕捞苗种、亲体。苗种的禁渔期为2至3个月,亲体的禁渔期为2至4个月。具体的禁渔期、禁渔区由各地(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公布实施。
鳗鲡苗的开捕时间为每年12月16日至翌年3月15日,其余时间为禁渔期。
第六条 禁止电、毒、炸以及采用其它形式破坏苗种、亲体资源的行为。
第七条 严格控制采捕苗种、亲体。因养殖和科研等确需采捕、收购、运输苗种、亲体的,应向所在地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经地(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专项捕捞、收购、运输许可证,并严格按照许可证核定的内容进行捕捞、收购和运输。
从省外或境外引进苗种、亲体的,必须向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专项运输证。
第八条 苗种、亲体的专项捕捞、收购和运输许可证由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发。
第九条 经批准收购的苗种、亲体应按规定使用,不得擅自处理。如确需调剂使用的,应报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规定办理运输手续。
第十条 严格控制苗种、亲体出口。确需出口苗种、亲体的,出口单位应向所在地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地(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出口手续。
第十一条 进口苗种、亲体的,应向所在地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地(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进口手续。
禁止引进不适合本省养殖和带病的苗种、亲体。
第十二条 捕捞、收购苗种、亲体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福建省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征收使用实施办法》的规定,缴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
第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
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