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二)生产条件较好、产量较高、十年内不得占用的耕地,划为二级基本农田;
  (三)五年内不得占用的耕地,划为三级基本农田。
  第十一条 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后,由县级人民政府的上一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技术规程验收。验收合格的,由县级人民政府予以公告,设立保护标志。
  第十二条 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档案。
  乡(镇)人民政府应对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逐地块登记造册,编制图表,并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报送以下资料,同时抄送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报告;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图;
  (三)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汇总表;
  (四)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解表;
  (五)基本农田保护区地块登记表册。
  第十三条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时不得擅自改变原承包者的承包经营权。

第三章 保护和管理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与下一级人民政府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
  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基本农田的范围、面积、地块;
  (二)基本农田的等级;
  (三)保护措施;
  (四)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五)奖励与处罚。
  农业承包合同应当载明承包农户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责任。
  第十五条 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将耕地改为非耕地;
  (二)闲置、荒芜耕地;
  (三)建窑、建房、建坟;
  (四)擅自挖沙、采石、采矿、取土;
  (五)排放污染性的废水、废气,堆放固体废弃物;
  (六)向基本农田提供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肥料、农药;
  (七)毁坏水利排灌设施;
  (八)擅自砍伐农田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
  (九)破坏或擅自改变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
  (十)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