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拆迁安置用房建筑面积与原有建筑面积相等的部分,由被拆迁人按成本价支付;
(二)拆迁安置用房建筑面积超过原有建筑面积的部分,由被拆迁人按市场商品房价支付。
被拆迁人到新区安置,或付差价回原址安置,拆迁人因而获得的原址与新区两处商品房之间的差价收益,由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收取一部分,统一上缴市政府,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收取标准和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拆迁住宅房屋跨区位安置的,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从中心区安置到城区,从中心区、城区安置到新区,应根据原有使用面积和移位距离给予住宅区位差和搬迁距离补偿;
(二)从区位差的地区安置到区位好的地区,不给予住宅区位差补偿。
第二十九条 除市政工程、就地安置拆迁项目外,拆迁人应按有关规定提供用于一次性定居的拆迁安置用房。一次性定居比例由市政府定期公布。
第三十条 拆迁人、被拆迁人均应遵守过渡期的约定。拆迁安置用房多层住宅的,过渡期不得超过24个月;拆迁安置用房为高层住宅的,过渡期不得超过36个月。拆迁人不能按期安置被拆迁人的,应当从逾期之日起加倍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拆迁人不得擅自延长过渡期,被拆迁人到期不得拒绝迁往安置的房屋和腾退过渡周转房。
第三十一条 对原住房过宽的被拆迁人,在给予适当照顾之后,其安置面积可以比原住房面积有所减少。
对在新区安置的原有住房面积较宽的住户,可按下列标准安置:原有住房人均使用面积在20平方米以上的,按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安置;原有住房人均使用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上的,按人均使用面积18平方米安置;原有住房人均使用面积在40平方米以上的,按人均使用面积20平方米安置。
被拆迁人放弃或减少拆迁安置用房面积的,拆迁人应根据放弃或减少拆迁安置用房的建筑面积,按被拆除房屋的重置价标准给予奖励。
第三十二条 拆迁人应当付给被拆除住房的使用人下列安置补助费用:
(一)搬家补助费。不能一次定居的付给两次搬家补助费;
(二)自行过渡补助费。由于拆迁人的责任而延长过渡期的,从逾期之日起加倍付给自行过渡补助费。由于被拆迁人的责任拖延回迁的,拆迁人可以停付过渡补助费;
(三)学生交通补助费。学生因拆迁而引起或增加的交通费用,由拆迁人按规定付给;
(四)家庭副业生产的固定生产设备,按重置价给予经济补助;
(五)原有的煤气、电话、有线电视等因拆迁而引起或增加的费用,由拆迁人按规定付给。
第三十三条 被拆迁人拆迁搬家,由被拆迁人出具两天公假证明,公假不影响其工资、奖金收入和各项先进评比等。
第五章 拆迁非住宅用房安置
第三十四条 被拆除非住宅房屋的使用人,系指在拆迁范围内具有相应的房屋所有权证、房屋使用权证、土地使用证、工商营业执照的单位或者个人。
拆迁非住宅房屋应以被拆除房屋的原有建筑面积安置房屋的使用人。
拆迁非住宅房屋按以下办法给予确认:
(一)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按所有权证标明的使用性质、部位和面积;
(二)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按建筑年代当时领取的建筑执照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定的使用性质、部位和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