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保护区管理人员以及经批准进行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外,禁止其他人员进行核心区。
第九条 (非核心区内允许从事的开发活动)
经批准,在非核心区内可以从事下列开发活动:
(一)原有海洋生物的养殖;
(二)原有中草药或者珍稀苗木、树种的培育;
(三)有组织的旅游观光;
(四)不妨碍保护区生态环境和管理的其他开发活动。
第十条 (保护区规划)
市海洋局、金山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状况和保护需要,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保护区总体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制订非核心区开发的年度控制计划,并报市海洋局、金山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一条 (科学研究活动的申请)
在保护区内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应当事先向保护区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书面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单位或者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二)预定的活动时间、内容、规模、人数、方式、范围和设备;
(三)计划捕捉或者采集的动植物名称、数量。
第十二条 (开发活动的申请)
在非核心区内从事开发活动的,应当事先向保护区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书面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单位或者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二)开发活动名称、期限及选址的详细理由;
(三)开发活动对环境和资源影响的评价。
第十三条 (审批)
保护区管理机构对单位或者个人依据本办法第11条提出的申请,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进行审核并作出答复。经审核同意的,发给上岛通行证;不同意的,予以说明理由。
保护区管理机构对单位或者个人依据本办法第12条提出的申请,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提出初审意见,报市海洋局和金山县人民政府审批。
市海洋局和金山县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初审意见之日起3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
第十四条 (涉外活动要求)
境外组织或者个人申请进入保护区独立从事、与境内组织或者个人合作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或者开发活动的,由市海洋局负责受理、审批,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告知保护区管理机构。
第十五条 (禁止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