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力推进烟草农业科技进步,加速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四)坚持把加强烟草农业摆在烟草发展的优先地位。烟草农业是烟草产业的基础,必须把加速烟草农业科技进步摆在烟草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烟草农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烟叶生产的整体水平。提高烟叶质量,提高单产,增加效益。在重点抓好烤烟的同时,加快优质香料烟、白肋烟开发步伐,为发展卷烟加工和出口创汇提供足够的优质原料。到本世纪末,全省烤烟生产平均单产达到140千克左右,上等烟比例达40%以上;优质香料烟平均单产达50-60千克,1-3级烟占80%以上。
(五)把加速优质烟商品生产基地建设作为“九五”烟草产业的重点工程抓紧抓好。一是按照择优布局、向最适宜区和适宜区相对集中的原则,合理调整烤烟种植布局,集中力量,巩固发展原有优质烤烟基地,培植新的优质烤烟基地,加快烟叶生产区域化、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进程,为卷烟工业持续发展提供优质原料。二是增加投入,继续实施优质烟水烧地建设工程,确保“九五”再新建优质烟水浇地300万亩,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三是继续实施优质烤烟综合试验示范区,增加科技投入,加大综合配套先进技术的推广力度,建立健全科技推广网络,实行科技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综示区科学种烟的水平。各有关部门要尽快提出上述建设优质烤烟商品生产基地和配套工程的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到本世纪末,力争全省基本建成旱涝保收、平均单产达150-175千克的优质烤烟商品生产基地300万亩,优质香料烟生产基地10万亩以上,带动全省优质烟生产发展。
(六)抓好烟草农业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为生产优质烟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储备,增强烟草农业发展后劲。
--强化种子管理和良种推广工作。加强烟草优质、适产、多抗新品种选育攻关,建立良种繁育和包衣种子加工基地,建立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现代化、种子包衣化、包装标准化和统一供种的种子体系,较大幅度地提高种子质量。到2000年,提供大面积推广的优良新品种3-4个,并按照生态适宜区和卷烟工业需求,基本实现良种合理布局。
--深化不同生态条件下优质烤烟栽培、施肥、管理、调制和提高烟叶香气质量调控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工厂化育苗引进开发,为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提供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逐步实现烟草种植和调制模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
--强化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建立健全全省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采用先进技术和手段,提高预测预报和防治水平,把主要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