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社会救助办法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社会人均实际生活水平;
  (二)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必需的费用;
  (三)物价指数;
  (四)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
  第九条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和调整)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城乡有别、地区有别的原则,由市民政局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作必要的调整。
  第十条 (申请社会救助的条件)
  个人或者家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且所拥有的财产在一定限额以内的,可以申请社会救助:
  (一)个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法定抚养义务从无扶养能力的;
  (二)个人或者家庭成员虽有收入,但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本条前款所称的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扶养和抚养关系并共同生活的人员。
  个人或者家庭户主及其配偶在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期间,或者在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期间无正当理由拒绝劳动部门介绍的就业机会而被依法停止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不能申请社会救助。
  第十一条 (个人和家庭成员收入的构成)
  本办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二)项所称的个人和家庭成员收入,包括以下内容:
  (一)各类工资、奖金、补贴、农副业收入和其他劳动收入;
  (二)继承、接受赠与以及利息、红利、有价证券、特许权收入;
  (三)养老金、赡养费、扶养费和抚养费;
  (四)其他收入。
  第十二条 (申请的提出)
  具有本办法第十条第一款所列情形、需要获得社会救助的个人或者家庭,可以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申请社会救助。
  第十三条 (申请的形式和内容)
  申请社会救助的个人或者家庭,应当以书面形式载明申请事由,并如实填报个人或者家庭有关情况,必要时还应当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第十四条 (申请内容的核查)
  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社会救助申请之日起10日内,对申请人所填报的有关情况以及申请人个人或者家庭的实际生活水平进行核查。
  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申请人户籍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在本条前款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核查。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