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内蒙古自治区查处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规定

  第十一条 监督管理部门对下列情节,可以直接认定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
  (一)更改所销售商品的商标、标识、产品说明而被查获的;
  (二)商标注册厂家或者商品生产厂家直接指认不属于本厂生产的商品并提供有关证据,销售者不能证明正当来源的;
  (三)批发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
  (四)同一违法事实受到处罚后重犯的;
  (五)事先已被监督管理部门警告不改正的;
  (六)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时,在发票、帐目等有关凭证上弄虚作假的;
  (七)查封后擅自拆除封条,转移;销售物证或者提供虚假证明、虚报情况的。
  第十二条 销售者从当地批发企业购进假冒伪劣商品,能出具来源证据,并能及时停止销售该商品的,可以免予行政处罚。凡零售商业、饮食业从非正当渠道购进,或者代销假冒伪劣商品的,对当事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或者经济处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三条 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检查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检查时要出示检查证件,对不出示检查证件的,被检查者有权拒绝检查。
  第十四条 旗县级以上监督管理部门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罚没收入,应当全部上缴同级财政。财政部门应当根据监督管理部门的实际需要拨付必要的办案经费。
  第十五条 对构成有本规定第六条所列行为的,由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对危及人体健康、人身安全的假冒伪劣商品予以没收或者销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本规定第六条行为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六条 被检查的当事人,拒绝检查和抽样,故意拖延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生产、销售证据和情况的,由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如实提供有关证据和情况。经查明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