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办法[失效]

  第七条 举办下列体育竞赛,承办者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一)涉外体育竞赛,必须提前六个月到市体委和市外事办公室办理审批手续。
  (二)需占用道路、公共场所进行的体育竞赛,必须提前三个月到市体委办理审批手续。
  (三)攀岩、热气球、汽车摩托车越野、无线电、射击、飞机特技表演以及危险性较大的体育竞赛,必须提前六个月到市体委办理审批手续。
  第八条 承办者到市体委办理举办体育竞赛的审批手续时,应当交验以下证明和文件:
  (一)经相关管理部门批准的体育竞赛申请表。
  (二)承办者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三)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四)营业执照、验资证明或者本次竞赛经费来源的有关文件。
  (五)本次体育竞赛的组织实施方案和安全保卫措施。
  (六)本次体育竞赛所需的场地器材、通讯设备、管理人员等情况的材料。
  (七)本次体育竞赛的经费支出方案。
  第九条 市体委收到申请后,应当在十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并发出书面通知。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举办体育竞赛。
  第十一条 经批准的体育竞赛,如需改变竞赛名称、竞赛内容、竞赛时间或者撤销竞赛,应当向原审批机关办理变更或者撤销手续。
  第十二条 举办体育竞赛,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未经市体委批准,体育竞赛的名称不得冠以“北京”、“北京市”、“首都”或者其他同义的字样。
  (二)严格按照批准的竞赛内容举办体育竞赛,不得弄虚作假。
  (三)持有关的批准文件租借体育场所。
  (四)持有关的批准文件通过市体委或者区、县体委选聘具备与体育竞赛规模相适应等级的注册裁判员。
  (五)体育竞赛结束后的两周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市体委分别提交工作总结、成绩册和经费结算单据。
  (六)依法接受体育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七)依法缴纳税费。
  第十三条 体育场所的管理单位不得向未经批准举办体育竞赛的单位和个人租借场所举办体育竞赛。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