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省的具体目标是:
(一)用市场经济法制法规引导、推进、保障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我省经济发展。
第一、用法律保障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和农村合作基金会管理。建立健全农业生产、农业投入、科教兴农制度,依法管理土地、山林、水源等农业生产资源及生产资料、水利设施和农产品市场。完善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强化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推进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
第二、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和“抓大放小”的原则,规范政企关系,转换经营机制,盘活存量资产,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稳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强化投资风险的约束机制,提高投资效益,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基本纳入法制轨道。
第三、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重点保护饮用水源与大气环境。进一步防治淮河、巢湖水质污染,综合整治城市环境。强化环境管理与监督,推进重点污染源治理、生态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环保产业。
第四、第一步改善扩大开放的法制环境,积极推进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保障“外向带动战略”的实施。
第五、规范并推动旅游、流通、交通、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健全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改变我省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发展滞后的状况,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形成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
第六、规范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初步形成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互助、优抚安置和个人储蓄积累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护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二)依法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一、贯彻国家加强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法律法规,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保护知识产权,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快科技、教育、经济一体化步伐,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提高全省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各类人才的拥有量与现代化建设需要相适应,保障“科教兴皖”战略的实施。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