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扶贫,开发山区资源,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科技教育,有计划地安排一些科技项目支持贫困地区。
(4)加快工业技术进步,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
运用现代科技培育主导产业,振兴支柱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发展中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引进创新。重点攻克交通运输设备、机械成套设备、电子与通信设备、石油化工、氟化工与精细化工、医药、纺织丝绸、轻工食品、建筑建材等方面的技术难关,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
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九五”期间,着力抓好100个省重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和国家“双加”项目,建成20个工业性试验基地和一批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开发应用和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和自动化技术。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大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争创10项国际名牌产品和100项国内名牌产品。提高利用外资项目的技术层次,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依靠技术进步,培育和发展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小型巨人”企业、名牌产品企业、出口创汇大户企业和高技术企业,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企业管理。继续推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经营决策水平。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严格贯彻质量体系国际标准。重大出口企业和大中型骨干企业要逐步达到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
(5)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加快产业化进程。
实施“新世纪工程”。大力推进“火炬计划”,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大力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和传统农业。以杭州、宁波、温州等大中城市为依托,加快形成沪杭甬和杭宁高速公路沿线及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带。重点加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抓好区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促进其他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6)加强海洋科技开发,加快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
实施“科技兴海工程”。加强外海渔业、海洋工程、海水利用、海洋能源、海洋遥感应用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积极参与东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突破海水增养殖技术和海洋生物资源深度开发利用技术,建设若干个海水增养殖技术基地和海洋药物及功能食品基地。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