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继续实行中央和省上有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开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经省科技主管部门认定后,两年内税务部门对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采取先征后退的办法。退还税款由企业专项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开发。
  五、重视基础性研究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
  19、切实加强基础性研究,不断增强科技发展的后续能力。按照有限目标,择优支持原则,选择具有学科优势,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基础理论和技术问题进行攻关,重点是干旱、干旱条件下的可持续农业、生物工程、应用化学工程、新材料、核技术应用等有特色有应用前景的领域,相对稳定一支精干、高效的科研队伍。逐步提高对基础研究的投入,省科技三项费用于自然科学基金和中青年基金项目的投入比例不低于10%。
  20、制订《甘肃21世纪议程》,在调整人和自然关系的若干重要领域,特别是在控制人口增长、防灾减灾、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方面,抓好一批综合性、关键性重大课题的研究和示范。九五期间建设2-3个国家或省级社会发展综合试验示范区,开展对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监测。重视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进步事业。发挥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及地矿、生态、气象等方面的科技量的作用,开展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矿产资源勘察方面的重大课题研究,为我省经济建设跨入21世纪进行战略准备。加强计划生育及常见多发性疾病、地方性疾病诊治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与引进,使危害我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发挥我省中药材生产的优势,扩大人工种植规模和水平,加速建立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体系,开发出一批档次较高、市场容量较大的新药。防灾减灾方面主要抓旱灾、冰雹、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综合预报及减灾技术研究。
  21、建设全省科技信息网络。按照“网络、信息、通信、人才”四位一体的原则,“九五”计划前期建成外联国际信息网和中国科技信息网,内联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和主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工矿企业的全省科技信息网络。为社会提供各类信息服务,逐步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六、稳步推进科技系统组织结构调整和人才分流,加快建立新型科技体制
  22、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优化科技组织结构,分流人才,转换机制。到本世纪末,要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和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技运行机制,市场导向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成果转化机制和科学的科研院所管理制度。
  23、与我省科技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相配套,积极稳妥地开展独立科研机构的结构调整工作,既要打破行政壁垒和行业分隔,在全省范围内科学规划、统一部署,根据国家总体布局落实地方的调整目标,又要考虑本省科研机构的承受能力,有步骤、分层次地推进。
  制定科学的科研机构考核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确定一批重点科研院所,从项目经费、科研条件、中试手段等方面给予支持,以形成若干个具有学科优势和地方特色的省级和区域性科研开发中心。稳定支持基础、高技术、农业和社会公益性研究及重大科技攻关。
  调整、充实、完善农业科研、技术开发、示范推广体系。省属农业科研机构要根据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充实薄弱环节,重点开展全局性、基础性、关键性的农业科技和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示范,加强对地(州、市)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的技术指导。省上有重点地扶持地(州、市)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发工作,按照自然区划逐步形成一批有地域特色的农业科研开发中心。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