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加强工业技术的引进和攻关,实施新技术新成果转移工程,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九五”期间,针对我省工业生产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抓好计算机应用、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清洁生产和环保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引进和联合攻关,进一步加大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的集成能力和实施规模,向产业部门转移100项新技术新成果,以加快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究开发。真空设备、风动工具、电工合金材料、电控等行业要瞄准国际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水平,组织攻关和中试,使产品质量可靠性和整机寿命大幅度提高,产品标准达到国际通用标准;石化行业要以精细化工为重点,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和高出口创汇的产品;原材料工业要以发展品种,提高质量和节能降耗为中心,抓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及工业生产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科技攻关;建筑建材、轻工纺织等行业要追踪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大力开发和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选择一批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高原生物制品、新型材料和计算机软件等高新技术产品进行中试放大,重点支持尽快形成规模化生产,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选择有基础的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集中资金建设10个省级中试基地、工程技术中心和重大装备国产化基地,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服务。进一步发挥军工企业设备精良、人才技术密集的优势、促进军工企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加快军转民步伐。
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努力培植新兴产业
16、进一步贯彻“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军工企业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主力军作用和科研教学单位及民营科技企业的生力军作用。
结合“火炬计划”的实施,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等领域重点支持一批能形成拳头产品的项目,培育一批对产业发展起先导作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初步形成10个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雏型。到本世纪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0%以上。
17、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发挥优势,坚持高起点,走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路子。扩大高新技术研究的计划规模,强化投入。组织中青年技术骨干为主的队伍,加强集成,进行高新技术的前期研究开发工作。
根据我省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的特点,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环节来抓,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并举,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带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优化。在继续实施“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再确定2-3个领域的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转移渗透。
18、着力办好兰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金昌、白银两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筹办天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过优化局部“软”、“硬”环境,科学规划,有效组织,争取在今后几年内有效快的发展。兰州高新区要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商贸、文化为一体的现代文明新城区,到本世纪末形成5-10个有较高显示度和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培育5-10个亿元产值的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达到80亿元。金昌、白银两个高新区要发挥各自优势,办出特色,加快发展,达到一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