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省委发[1996]8号 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三日)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精神,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全面启动科教兴省战略
1、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决定》之后,全省科技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级领导及全民的科技意识普遍增强;科技工作的战略重点进一步转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科技兴农为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科技兴工、科技兴县(市)的活动正在发展;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科研院所自我封闭的科技运行机制已经打破;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学科和技术领域,出现了一批高质量的科技成果;民营科技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有了新的发展。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重大的问题和困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在部分领导中还没有转变为决策行为;科技体制、科技运行机制仍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科教兴省缺乏应有的声势和力度;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的内在动力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不足;全社会科技投入的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科技投入过低。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科教兴省战略的实践,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当前,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又一个科技和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正在来临。省委、省政府认为,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是推动全社会科技进步的纲领性文件,是确保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又一重大决策。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证明,我省经济、科技、社会诸领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今后5-15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全面启动科教兴省战略的时机、条件已经成熟。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中央十四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以新的姿态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高潮的到来和国家重视支持西部经济建设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把科教兴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战略,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变,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是就是要把推进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总揽全局工作的根本着眼点,对科教兴省实行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始终坚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坚持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统筹规划,有效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及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两个关键问题,使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真正建立在强大的科技能力、发达的教育事业、较高的劳动者素质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
4、实施科教兴省战略,要把握远处着眼、近处着手、突出重点、加强集成的原则,着力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各有关部门从目标、规划、计划、条件、工作等方面加强协同和集成,以“九五”科技发展计划为先导,集中力量组织实施八大科技工程,即粮食持续增产工程、农村支柱产业增收工程、乡镇企业科技振兴工程、企业科技创新示范工程、技术更新改造工程、开发新品培育名牌工程、新技术新成果转移工程,“333”科技人才工程。通过这八大科技工程的有效实施,促进和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国民经济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5、到2000年,我省科教兴省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科技体制;主要物质生产部门新的经济增长点初步形成,技术水平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八十年代末的水平;科技成果较大面积、较大规模的转化率达到50%以上;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全省科技综合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全民的文化、科技素质有大幅度提高;科学研究与开发、具有特色的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迎接新世纪的经济大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