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按照政治思想坚定,锐意改革,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要求,组建好企业领导班子。对不团结、无开拓进取精神的领导班子,要及时进行整顿和调整。改制后的公司制企业要按照《
公司法》的规定建立内部治理结构。股份合作制企业实行有组织的选举制。逐步推行经营者年薪制。
(三十九)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要在政治上、经济上真正落实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一支觉悟高、思想好、业务精、纪律严的职工队伍,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和首创精神,发挥职工在深化改革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力军作用。
(四十)加强培训工作。“九五”期间,要对企业领导班子进行一轮岗位任职资格培训,逐步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职业化企业家队伍。要有计划地对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现代科学技术、市场经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要对生产经营一线的职工进行技术和业务培训,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培养更多的能工巧匠。
(四十一)企业要增强法制观念。一要依法经营,遵章守纪。二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三要自觉接受法定部门、所有者和职工的监督与约束。
七、加强领导,为地县工业发展创造外部条件
(四十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改善服务,推进各项配套改革,把帮助和扶持地县工业发展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
(四十三)根据“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各地制定好发展规划。在继续抓好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围绕培育我省支柱产业的需要,年度计划中每年安排3700万元建设资金和200万元贷款贴息资金,有计划、有重点地安排发展地县工业的新建项目。当前我省地县工业发展和改造的重点是制糖、造纸业以及当地有资源、产品有市场的项目。
(四十四)经贸部门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组织好宏观经济运行,做好综合平衡和协调工作,抓好企业改革,推进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指导企业改进和加强内部管理。排出一批骨干企业,重点扶持,认真抓好。会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监管条例》。
(四十五)加大对地县工业的扶持力度,各级财政要结合减补创亿工作,有计划地扶持一批地县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