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地县工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
(云政发〔1996〕30号 一九九六年二月九日)
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关于加快地县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第二十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加快地县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经省政府第二十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省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增强地县经济实力,逐步改变我省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状况,确保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九五”期间加快全省地县工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发展地县工业的紧迫感
(一)经过建国46年来的努力,我省地县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4年底,全省共有地县工业企业4231户(其中国有企业2148户,城镇集体企业2083户),总资产347亿元,总资本112.5亿元(其中国有资本84.1亿元,集体资本28.4亿元),职工56.2万人,年创产值221.3亿元,税利29.9亿元。地县工业与中央、省属和其他工业一起,共同构成了我省的工业体系,促进了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地县工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地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脱贫致富的重要基础,地县工业担负着加快云南工业化进程、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云南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重任。地县工业的发展为方便人民生活、安排城乡就业、增加群众收入、支持大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发展地县工业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采取减税让利、落实企业自主权、承包经营、扭亏增盈、多渠道增加投入进行技术改造等一系列措施,为改变我省地县工业薄弱状况,促进其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多数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以开发利用当地资源为重点、门类相对齐全、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地方工业体系,并涌现出一批机制活、管理好、产品适销对路、经济效益高的企业,培养造就出一支会管理、善经营、有敬业精神的企业家和职工队伍。
(四)我省地县工业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我们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地县工业由于基础差等原因,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弱,在而经济效益下降、亏损面扩大。从企业本身来说,技术装备落后,缺乏人才、资金、技术,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