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要多渠道加大外贸实业化的投入。要组织好项目,努力争取和安排好国家有关部门的扶持性贷款;省各银行信贷要大力支持;外贸企业自有资金要对此作重点安排;还可通过企业职工内部集资等办法筹集资金;省财政周转金每年要安排一块。
4、外贸办实业要扬长避短,突出市场、客户优势,结合主营出口产品的开发,大量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多办高起点的创汇型“三资”企业。有条件的,还应积极配合市场发展战略到境外兴办实业,以利于带出技术、设备和劳务,合理绕过贸易壁垒。
5、要加强外贸实业化的产业导向。计委、经贸委对外经贸企业新上的项目,要尽可能纳入各级各类建设和技改的计划盘子,在资金等方面给予统筹安排。要加大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实施“名牌战略”,着重开发深加工、高附加值出口产品,以带动整个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
6、鼓励外贸实业与工、农、商、技、银等方面结合,多搞以市场优势带活资产存量的参股、控股和联合、兼并,外贸公司兼并困难企业和收购破产企业,土地过户免收各种费用。
六、全面开拓市场,加强进出口结合,积极开展加工贸易
1、按照“管理一体化、规模集约化、经营国际化、功能多元化”的原则,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要认真研究香港回归后巩固和发展港澳市场的措施;要努力提高欧美远洋市场份额;要积极开拓非洲、拉美、东欧、中东等新市场,特别要鼓励外销人员到非洲等条件差、潜力大的市场艰苦创业。要进一步强化海外企业管理,努力创造条件,尽快在美国、西欧、东欧、东南亚等地建立区域性海外集团公司,形成境内外结合、外经贸结合的国际营销网络。
2、省计委、省经贸委、省外经贸委和省各主管部门要紧密配合,充分调动进出口经营企业和进口物资需求企业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认真组织货单,扩大进口,用活外汇,提高工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各级各类外贸企业要通过进出口结合,以进带出,综合运筹,增强经济效益,扩大发展规模。国家下达我省的进口计划配额和省内安排的一般进口商品由省计委会同省外经贸委共同研究核定省内有进出口权的公司经营;技术改造项目所需的进口的设备物资,由省经贸委商省外经贸委核定公司经营。
3、鼓励扩大“三来一补”等灵活加工贸易。省外经贸委每年要商海关、银行、税务、外汇等部门,核定一批重点加工贸易项目。有条件的企业要在海关支持下建立保税工厂或保税车间,积极开展保税业务。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湘政办函[1995]172号文件精神,大力支持郴州“三来一补”加工基地的建设。
七、进一步加强对外贸工作的领导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