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西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

  (二)受理行政复议;
  (三)受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
  (四)审查行政执法主体资格;
  (五)协调行政执法争议;
  (六)审查重大的具体行政行为;
  (七)培训行政执法工作人员;
  (八)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文书档案。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年应当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情况。

第二章 监督工作制度

  第七条 对行政机关发布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实行备案审查制度。行政规章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备案。
  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报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两个以上行政执法部门共同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由主办部门报送备案。报送备案时间均应在发布之日起1个月内。
  需备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范围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八条 备案机关经审查发现行政规范性文件有下列问题之一的,应当作出撤销或者限期修改决定:
  (一)违背宪法原则,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
  (二)无法律、法规依据,擅自设置强制措施、许可证制度、审批权、罚款、收费、集资等项目的;
  (三)不符合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的。
  第九条 对行政机关授权或者委托行政执法实行备案、审批制度。
  根据法律、法规规定,行政机关授权其他组织行使行政执法权的,应当报上一级行政机关备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为确有必要委托行政执法的,应当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行政执法部门认为确有必要委托行政执法的,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批准或者备案机关对违法的授权、委托,有权予以撤销或者责令改正。
  第十条 行政机关委托行政执法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明确委托的事项、权限和期限,对被委托组织的行政执法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并承担法律责任。
  被委托的组织应当是常设组织,具有履行委托职责的能力,并应当以行政机关的名义从事行政执法活动。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