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8、要把企业改革与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结合起来,把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和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环节。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升级,促进重点行业上水平。要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科技进步,实施“5511”工程,建立一批开发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公司、大集团。
  9、引导和扶持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使其成为企业吸纳国内外先进技术及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技术创新阵地。“九五”期间要在优化调整现有企业办研究所的基础上,在技术开发能力强、能够代表行业技术水平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建立50个左右国家级和省级的技术中心。中小企业也要建立不同形式的开发机构,做到人员、经费、任务“三落实”。要加强中试基地和行业研究开发中心建设,集中力量解决事关我省发展大局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促进“产学研”联合,共建技术开发机构,共同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活动。
  10、认真研究制定企业技术进步的有关规章制度,形成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当前要建立健全厂长(经理)对企业技术进步负责制,充分发挥总工程师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赋予总工程师相应的职责和权力。建立健全企业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建立企业科技投入制度,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增强企业在技术开发中承担风险的能力。鼓励职工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
  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
  11、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优先发展的产业。今后5年至15年我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工作,主要围绕“提升老企业、培育新产业、塑造大企业”这个战略目标来进行。要抓一批有望形成大产业或对改造传统产业有重大影响的重点项目和示范工程。大力促进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扩散,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20个左右的大中型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塑造具有现代企业制度、具有持续创新能力、有自己名牌产品、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到200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总增加值10%以上。
  12、各级各类开发区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选准自己的发展重点,形成各自的技术优势和特色产业。合肥、芜湖、蚌埠三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合肥高新技术农业园更要突出重点产业,提高规模效益和人均劳动生产率。对区内和区外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生产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实行国家和省规定的优惠政策。对国家级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除承担项目的单位要积极筹措资金外,各有关部门也要积极协调、落实资金。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要在财税、信贷和采购等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
  13、实施8项科技工程。一是杂交水稻良种及配套技术示范推广工程,二是黄牛品种改良和快速育肥示范工程,三是特种水产集约化养殖示范工程,四是生物医药产业化工程,五是超细材料产业化工程,六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七是汽车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应用工程,八是小水泥综合技术示范推广工程。对上述工程实行由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分工负责的“首长负责制”,组织有关部门参加,形成合力,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各地也可结合“九五”计划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由党政负责同志分工,每人具体抓好一两个关键项目,发挥示范作用。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