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黑龙江省保护未成年人条例(1996修正)

第七章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

  第五十条 省、市(地)、县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由同级人民政府领导。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由教育、司法、公安、劳动、文化、民政、工商等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共青团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社会团体的负责人;有关的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组成。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由同级政府一名负责人任主任委员。
  第五十一条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参与制定保护未成年人的政策、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行政措施;
  (二)保证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实施;
  (三)协调有关机关、团体、社会组织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工作;
  (四)研究决定保护未成年人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对有关部门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进行检查,提出意见或建议;
  (五)接受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申诉和举报,转交有关部门查处;
  (六)指导下级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或基层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工作。
  第五十二条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设立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办事机构设在同级共青团委员会。
  第五十三条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要指定人员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第八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五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由同级人民政府或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给予表彰或奖励:
  (一)从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成绩显著的;
  (二)创作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优秀作品的;
  (三)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挽救,事迹突出的;
  (四)捐赠、赞助未成年人保护事业,贡献较大的;
  (五)援救处于危险境地的未成年人,表现突出的。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六条、第十二条,拒绝履行监护抚养义务或对子女监护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所在单位、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或当地派出所对监护人给予批评教育;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由所在单位、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使未成年子女复学。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