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通知
 (粤府〔1996〕8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部关于实施再就业工程报告的通知》(国办发〔1995〕24号)已印发给你们,现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解决企业的富余和失业职工(以下简称“两类”人员)再就业问题,是深化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各级政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实行目标责任制,制定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抓好落实。全省实施再就业工程具体工作由省劳动厅负责,各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争取从1996年开始,用两年时间基本消化富余职工,失业职工年安置率达到80%以上。各市要根据省的要求和总体目标,制定本地的实施方案、目标任务,报省劳动厅汇总报省政府,同时抓好落实工作。
  二、要从开发和利用劳动力资源出发,遵循市场就业规律实施再就业工程。应坚持企业安置、行业调剂、个人自谋职业和社会帮助安置相结合、企业安置和行业调剂为主的就业方针,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两类”人员再就业。
  三、分流和安置富余职工要根据企业的情况采取不同形式进行。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要筹措资金,拓展经营,扩宽就业渠道,以内部消化为主;对亏损、停产、半停产企业,主管部门一方面要帮助其在系统内调剂安排,另一方面要帮助企业组织富余职工从事各种劳务,鼓励职工自找工作单位或从事个体经营,或组织起来就业,或在与企业保留劳动关系的前提下,采取借调、停薪留职等多种形式分流;对关闭、撤销、破产、解散企业,其职工由主管部门先在系统内调剂安排,调剂安排有困难的,由社会帮助安置;兼并或合并(含合资、合作)企业,要负责安置被兼并或被合并企业的职工。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两类”人员就业门路。有条件的企业,要利用企业内部富余的场地、设备和人才兴办第三产业,对富余职工进行开发性安置,也可以拓展后勤生活服务项目,逐步使之成为独立核算的经营实体。对“两类”人员从事第三产业和非全日制工作应予鼓励,“两类”人员再就业兴办企业和从事个体经营,有关部门要凭劳动部门发给的有关证明给予扶持。工商部门优先办理设立登记,减半征收管理费;财税部门要按规定落实免征或减征所得税政策;城镇规划建设部门要优先安排场地、摊位;对招用失业职工并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的企业和组织起来就业或自谋职业的失业职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将其应享受的失业救济金余额一次性支付给单位或个人,作为工资性补贴或开办资金。  
  五、严格贯彻“先省内、后省外”的招工原则,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招用外省劳动力必须按照省下达的控制计划和有关规定执行。各行业招用新工人,应优先安排符合用工条件的“两类”人员。一些行业、工种确需招用外省劳动力的,也应按一定比例安置符合用工条件的“两类”人员就业。各类职业介绍机构要优先为“两类”人员提供服务,省劳动厅要研究实施再就业工程与招工工作相衔接的具体措施,各地劳动部门要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加强对用人单位招工简章审查工作,督促企业优先招用“两类”人员,并对私招乱雇外省劳动力的行为认真查处。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