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21、逐步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制,筹措必要的风险资金,支持重点高新技术项目的开发和产业化。探索建立风险投资公司,形成技术股份风险担保机制,对入股技术实行适度风险担保。对预期经济效益好的专利技术和重大科技成果等科技产业化项目,经银行专门机构评估,可试行无形资产抵押贷款办法。
  22、根据国家科研的总体布局和我省的学科优势,继续开展基础性研究。力争在与我省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关联度大,以及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前沿领域,取得一批独创性成果。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围绕国民经济的战略重点、热点、难点等重大问题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积极从事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为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大力推进社会领域的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23、尽快编制和实施《四川21世纪议程》。提高全省人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依靠科技进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24、在人口、资源、环境、医药等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抓好一批综合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计划生育技术、重大疾病防治技术、中医中药技术、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技术、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技术、居住与城乡建设技术、重大灾害预测预报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大力开发和推广清洁生产、安全生产、三废治理、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及土地、矿山、水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技术和装备,建设一批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示范工程。
  25、推动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建设。实验区要突出综合配套改革,从规划、政策和投入等方面推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逐步形成一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实验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六、全面实施我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方案要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26、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科技产业为突破口,全面实施《四川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方案要点》(川府发〔1994〕26号文)。加强领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科研开发体系、技术市场体系、科技投入体系、宏观科技管理体系和科技政策法规体系等五大体系的建设,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体现。
  27、贯彻“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遵循周密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稳妥推进、逐步到位、充分发挥现有科研机构作用的要求,由省科技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和实施调整科技系统组织结构、分流人才、发展形成新的科研开发体系的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努力从体制上解决科研机构重复设置、力量分散、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
  按照“放开一片”的改革要求,积极推进科研机构,特别是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机构全面进入市场,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壮大自身实力,为“稳住一头”创造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要重点实施“小巨人”工程、培育亿元产值的科研机构等计划,引导这类机构加快长入经济的步伐。采取多种形式合理调整科研机构的产权结构,逐步建立起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新的领导体制和科学的管理制度。通过计划引导和市场竞争,在“放开一片”的科研机构中,发展形成一批为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服务的行业和区域技术开发中心。
  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计划以及专项经费支持,稳住一支精干的科研队伍,在现有科研机构的基础上,建设一批必不可少的省级重点科研中心,从事关系我省国计民生、涉及整体和长远利益的基础性研究、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省级重点科研中心实行由理事会领导、以科技人员为主体的监事会监督、中心主任负责的领导体制;坚持开放、流动、竞争的原则,实行科研项目首席代表制;坚持机构编制与科研任务挂钩,对科研人员实行动态的编制管理,科研项目首席代表有权招聘和解聘该项目科研人员,中心主任有权招聘和解聘行政和后勤人员。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