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规已被《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甘肃省公证工作条例>的决定》(发布日期:2004年6月4日 实施日期:2004年6月4日)修正甘肃省公证工作条例
(1996年1月31日甘肃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引导当事人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保护国家利益和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公证机构是国家设立的专门证明机关,依法独立先例行使国家公证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各级人民政府的司法行政部门是公证工作的主管机关,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证工作。
公证机构的设立由省司法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审查批准,报司法部备案。
第三条 公证员是经国家考试合格并由省司法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取得资格,在公证机构专门从事公证工作的法律专业人员。
公证员履行职责时应当持有司法部统一印制并由省司法行政部门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员执业证》。
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严格考核公证员的执业情况,加强执业证年度注册管理。未办理年度注册手续的,不得从事公证业务工作。
第四条 公证员必须严格依法办理公证,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保守国家秘密和当事人的秘密。
第五条 公证事项由当事人住所地公证机构管辖;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公证机构管辖。法律行为、事实发生地与当事人住所地不一致的,由法律行为、事实发生地公证机构管辖。
涉及不动产的公证事项,由不动产所在地公证机构管辖。但遗嘱、赠与、声明中涉及不动产的除外。
收养公证由收养人住所地公证机构管辖。
第六条 同一公证事项,应当由同一公证机构办理。两个以上公证机构都有管辖权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公证机构办理。
第七条 公证机构之间在管辖发生争议的,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指定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