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
《山西省企业管理评价试行办法》的通知
(晋政办发〔1996〕5号 一九九六年一月十日)
各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加强企业管理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省企业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企业管理水平仍然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为了引导和鼓励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推动我省企业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省经贸委制定了《山西省企业管理评价试行办法》。此办法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转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山西省企业管理评价试行办法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八五”时期,我省企业通过“质量、品种、效益年”、“管理年”及“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活动,管理工作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从总体上看,企业的整体素质仍然不高,突出表现在不少企业缺少长远的经营发展战略、治理结构不完善、对市场信息反应缓慢、各项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源组合配置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健全、产品质量差、物质消耗高、经济效益低等方面。因此,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力争在“九五”时期内改变管理落后的状况,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适应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
一、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
开展企业管理评价工作是推动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一种新形式,是在总结“企业升级”经验教训,保留“企业升级”合理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开展企业管理评价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物质消耗的降低,调动企业抓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必须由过去的“要我管理”转变为“我要管理”,要按照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方向,坚持科学管理,切实转换经营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管理。
企业管理评价工作要坚持经济技术指标和管理工作并重的原则,科学、客观地对企业的管理工作进行评价,促进企业自觉在抓管理、练内功上下功夫。通过强化管理,依靠管理体系保证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物质消耗的降低,从根本上解决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
二、企业管理评价标准及评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