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条 对外商投资企业实施处罚,必须出具处罚通知书,作出停业整顿决定或者处以10万元以上罚款,必须报同级政府法制部门和省有关部门备案。
第三十三条 有关部门应当将涉及外商投资企业的办事制度、办事机构予以公布。
第三十四条 合营企业对合营各方的债务不承担连带责任。除有证据证明合营各方以举办合营企业的形式逃避债务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任何部门不得以连带责任冻结、扣押合营企业的财产。
第三十五条 企事业单位向外商投资企业提供水、电、气、热、通讯、咨询、运输、工程、设计、广告宣传等服务,必须按国内其他企业同等对待。
第三十六条 外商投资企业对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可以向外经贸部门投诉,外经贸部门应当予以处理或者将投诉案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外商投资企业核发的营业执照,其有效期限应当与合同、章程规定的注册资本缴清期限一致。在其注册资本全部缴清后,换发有效期限与经营期限一致的营业执照。
第三十八条 对未按合同、章程规定期限缴清注册资本的外商投资企业,外经贸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受理其增设分支机构和扩大经营范围的申请。
第三十九条 合营企业一方或者各方未按合同规定期限缴清注册资本的,由外经贸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缴清。逾期仍不缴清的,除合营各方同意,并经省或者市外经贸部门批准,改变合营各方的投资比例、将合营企业转为外资企业、选择新的合营者外,由省或者市外经贸部门缴销批准证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并通知税务部门和海关。
第四十条 董事会或者联管会会议连续3年不能召开,视为企业不能正常经营,外经贸部门可以撤消其批准证书。
第七章 罚则
第四十一条 外商投资企业违反财政、税收、劳动、工商行政管理、产品质量、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