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企业劳动争议处理实施办法

  第十五条 仲裁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处理本委员会管辖范围内的劳动争议案件;
  (二)组织培训仲裁、调解人员,负责专、兼职仲裁员的考核、考核、聘任,并对仲裁员管理;
  (三)领导和监督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和仲裁庭开展工作;
  (四)指导企业调解委员会的业务工作。
  第十六条 仲裁庭由首席仲裁员和两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员包括专职仲裁员和兼职仲裁员。兼职仲裁员和专职仲裁员在执行公务时享有同等权利。

第四章 管辖

  第十七条 县、市、市辖区仲裁委员会管辖本辖区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
  地市仲裁委员会管辖本辖区内大中型企业的劳动争议以及在本辖区内有较大影响的劳动争议。
  省仲裁委员会直接管辖和处理省级单位、中央驻晋单位举办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劳动争议和特别重大的劳动争议。
  第十八条 上级仲裁委员会可以处理下级仲裁委员会管辖的劳动争议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辖的劳动争议案件委托下级仲裁委员会受理。
  下级仲裁委员会对其所管辖的劳动争议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仲裁委员会仲裁的,可以报请上级仲裁委员会受理。

第五章 案件审理

  第十九条 发生劳动争议的职工一方在三人以上,并有共同理由的,应当推举代表参加仲裁活动。代表人数由仲裁委员会确定。
  第二十条 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诉书后,应对下列事项进行审查:
  (一)申诉人是否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二)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内容是否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三)该劳动争议是否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管辖;
  (四)申诉书及有关材料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
  (五)申诉时间是否符合申请仲裁的时效规定。
  对申诉材料不齐全或有关情况不明确的,应向申诉人说明。
  第二十一条 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自立案之日起五日内组成仲裁庭,或指定一名专职仲裁员审理。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