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要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认真开展行政复议和行政赔偿工作,认真搞好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各地、各部门、各执法单位都要坚决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探索实行罚没决定机关与罚没款物收缴机关相分离的体制。任何机关都不准向执法单位和人员下达罚没款物指标或定额任务为机关搞“创收”。各级监察部门要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监察,对违法违纪的要坚决查处。各级政府和各行政执法部门要积极摸索、研究,逐步建立对不严格执法和滥执法公务人员责任的追究制度。对主观故意或因重大过失办理错案的公务人员,在行政赔偿后,除追究其行政责任外,还应责令其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为了加强对具体执法行为的监督,要有计划地实行重大具体行政行为备案制度。
五、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必须建设一支高效、廉洁的行政执法队伍
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行政执法的水平和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当前,要结合整顿执法秩序,下决心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对不适合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要坚决调离;严禁聘用临时工从事行政执法工作,已经聘用的,要坚决清退。要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之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依法办事的观念,不断提高实际执法能力。要重视对行政执法人员上岗前的培训,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一律不准上岗。要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证件、标志和制服的管理,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擅自制作制服和标志。今后,凡是没有国家统一执法证件、标志的行政执法部门,其执法人员由人民政府发给统一的行政执法证件。没有国家和省上执法证件的部门和个人,一律不得从事执法活动。
在加强行政执法队伍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的同时,要注意改善人员结构,把那些年富力强、公道正派、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市场经济管理经验的人充实到行政执法第一线;要不断改善技术装备和执法手段,提高整体素质,建立一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效、廉洁的行政执法队伍。
六、切实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
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必须切实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都要把行政执法工作当成事关全局的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安排,组织实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年要召开一至两次会议,专门研究行政执法工作。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组织,集中精力,采取得力措施,抓好本地区、本部门的行政执法工作。各级领导要经常深入执法第一线,调查研究,切实解决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部署工作要明确执法任务;检查工作要过问执法情况;指导工作要提出执法要求,把领导执法始终贯穿于各项业务领导之中。对部门之间在实施法律、法规中产生的矛盾,要及时协调解决;对涉及全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督促下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正确地履行法定职责;要培养和树立典型,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保护和支持行政执法活动;要经常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实践、探索,不断改善行政执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