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易地改造。利用级差地租,对地处市区繁华路段的亏损困难企业的厂区、场地,拍卖或开发房地产,筹集资金在市郊择地建厂,使企业重获生机。企业进行易地改造,必须把改制、改组、改造结合在一起,建立新机制,更新没有市场的旧产品,开发有潜力的新产品,调整不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使企业在新机制下运作。
(七)抵押承包。抵押承包主要适用于小企业、小门店。在企业财产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有偿将企业的经营权让给承包者经营,保证所有者得到固定的收益;承包经营者以承包的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承包者可以是本企业的职工,也可以是符合条件的企业或个人,还可以是外商。实行抵押承包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选择好承包者,承包者的产生一般要通过招标的办法,招标的范围可根据企业实际确定,或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或面向社会进行;二是承包者要有财产抵押;三是要设计比较完整的承包考核指标,明确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责,严格考核,真正使承包经营者的风险和利益与企业的风险和利益捆在一起。
(八)破产、拍卖。对产品无前景、亏损严重、扭亏无望、不能如期偿还债务的企业,要依法实施破产,公开竞价拍卖其资产。实施企业破产必须安置好破产企业的职工。
三、要注意抓好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领导,统筹规划。企业改革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市、县的小企业改革要制定一个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不是一哄而起。要区别不同类型、不同条件、不同状况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改革形式和措施,不搞一刀切,不搞一种模式,不下达指标,成熟一个改一个。
(二)要做好思想发动工作,切实安置好职工。小企业改革涉及职工多,必须做好职工的工作,特别是职工的思想发动工作,使群众充分理解加快企业改革,盘活资产存量,改变企业的产权结构和管理方式,是按市场规律办事,是要从根本上提高公有企业经济效益,与工人阶级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从而使他们能够真心诚意地支持和拥护改革。企业研究决定本企业出售、拍卖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时,事先应广泛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防止企业或政府部门领导个人说了算。在企业改革过程中,要多合并、兼并,少关闭、破产。同时,还要切实安置好职工,不能不负责任地把其推向社会。
(三)加强政策引导。推进小企业改革,各地政府决心要大,但又要加强政策引导,把好关,防止公有资产的流失。第一,要对小企业进行全面的清产核资,并经有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科学评估。第二,对产权归属必须依法界定,不能随意地将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资产,以各种形式界定给企业职工或小团体所有。第三,要把产权多元化与解决企业负债高、资金不足的现实困难结合起来,尽可能发动职工集资入股,增加企业资本金。第四,所有的产权转让、变动,要坚持粤府[1994]121号文规定的7条原则,并按有关法律法规办理合法的手续。第五,开展企业改制,要与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产权市场结合起来。拍卖企业资产,要尽量通过市场进行,防止以权谋私,造成公有资产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