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条 对下列人员不得颁发执业证。
(一)患有不适宜从事诊疗技术工作疾病的;
(二)被撤消行医资格的;
(三)其他不适宜行医的。
卫生行政部门所属医疗机构和其他部门所属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在职医务人员,未经其所在单位批准,不得在社会办医机构兼职。
*注:本条中关于“社会办医机构执业人员执业证”的行政许可项目已被《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停止执行天津市地方性法规设定的若干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发布日期:2004年6月28日 实施日期:2004年6月28日)停止执行。
第十七条 社会办医机构的名称、开业地点、业务范围和主要负责人需要变更时,必须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八条 社会办医机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终止:
(一)被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吊销许可证的;
(二)主办单位决定撤销的;
(三)主要执业人员离任,致使无法开展正常诊疗业务的;
(四)个人开业者丧失行医能力的;
(五)其他原因应当终止的。
社会办医机构终止,应当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第十九条 社会办医机构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时,由批准机关予以公告。
第二十条 许可证和执业证不得伪造、涂改、出卖、转让、出借。
*注:本条中关于“社会办医机构执业人员执业证”的行政许可项目已被《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停止执行天津市地方性法规设定的若干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发布日期:2004年6月28日 实施日期:2004年6月28日)停止执行。
第三章 权利与义务
第二十一条 社会办医机构享有下列权利:
(一)经批准登记机构名称的专用权;
(二)在批准的业务范围内自主管理;
(三)依法聘用和辞退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