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办法[失效]

  (二)参与制定并组织实施种子发展建设规划;
  (三)负责种子计划、生产、经营和种子质量管理,对种子质量进行监督、检测;
  (四)发放和管理《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质量合格证》;
  (五)负责种子广告的审查和证明的发放;
  (六)查处违反种子管理规定的行为;
  (七)组织种子技术培训、交流和推广。
  第六条 种子管理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应持有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中国种子管理员证》,并佩戴《中国种子管理员》胸章。
  县(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聘请兼职种子管理员,并可委托其从事有关的种子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采取多种优惠措施扶持种子事业的发展。对在发展种子事业和种子管理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种质资源管理

  第八条 农作物种质资源的范围,包括本办法第二条所指的繁殖材料和近缘野生植物以及人工创造的各种遗传材料。种质资源属国家所有,受国家保护。
  第九条 省内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保存、担保、研究和利用工作,由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负责。
  第十条 鼓励各有关单位、个人积极引进、利用国外和国内异地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从国外和国内异地引进种质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植物检疫的规定办理引种申报、审批和检疫手续;从国外引种的,还须进行隔离检疫试种。
  第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向国内提供(包括交换、出售、馈赠)农作物种质资源,必须经过审核批准。提供的种质资源在国务院《中国农作物品种资源对外交换目录》规定范围内的,报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超出此范围的,通过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农业部审批。

第三章 品种的选育和审定

  第十二条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生产发展需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有关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选育农作物新品种。鼓励集体和个人选育新品种。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