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龄在16周岁以上;
(二)无妨碍安全驾驶的生理缺陷;
(三)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交通安全常识和操作技能测试合格。
凡持有机动车驾驶证的,准许驾驶助动自行车。
第二十条 残疾人专用车、助动自行车驾驶人必须在各地规定期限内接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资格审验。
残疾人专用车、助动自行车操作证不得转借、挪用、涂改或者伪造。
第三章 行驶和停放
第二十一条 非机动车辆驾驶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规定,服从交通警察和纠察人员指挥;
(二)非机动车辆必须在非机动车道行驶,在没有划分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的道路靠右侧行驶。遇障碍在不影响其他车辆、行人安全通行的前提下,允许借道行驶;
(三)横穿道路或者转弯前应当看清来往车辆和行人,开启转向灯或者伸手示意,减速慢行;
(四)不得在车行道上停车交谈;
(五)不得在道路上学骑非机动车辆;
(六)超越前车时,不得妨碍被超车辆的行驶;
(七)不得双手离把,攀扶其他车辆或者手中持物;
(八)不得牵引车辆或者被其他车辆牵引;
(九)不得离开车座驾驶非机动车辆;
(十)不得带耳塞、耳机收听录音、广播;
(十一)手推(拉)车、三轮车、残疾人专用车、助动自行车行驶时不得并行、滑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
(十二)自行车、三轮车通过陡坡、横穿4条以上机动车道或者车闸失效时,必须下车推行;
(十三)禁止醉酒驾驶;
(十四)不准在道路上驾驶无号牌、无钢印车辆;
(十五)未满12周岁儿童不得在道路上驾驶非机动车辆。儿童玩具车不得在道路上行驶。
第二十二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城市市区非机动车辆的行驶路线和时间。
第二十三条 非机动车辆必须在指定地点停放,没有指定地点的,应当停放在不影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
非机动车辆临时停放点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条件和交通情况统一定点和管理。
第二十四条 城市新建、改建居民住宅小区、大型定点建筑物和公共场所,必须按规定配置相应规模的非机动车辆停车场(库);停车场(库)的规模和用地范围由城市规划部门审定,并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非机动车辆停车场(库)不得擅自改变使用性质,确需改变的,应当经城市规划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停车场(库)由建设出资部门或者单位管理和收费。停车场(库)的交通安全监督管理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一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