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贵州省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失效]

  第十二条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必须把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工作列为首要任务,配备必要的力量和设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落实保护责任。
  第十三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风景名胜区内从事下列活动:
  (一)非法侵占土地;
  (二)设立开发区、度假区、出租土地,出卖或转让风景名胜资源;
  (三)未经依法批准开山取石、挖沙掘土;
  (四)砍伐古树名木、风景林木、攀折花木、毁林垦荒和在游览区内砍柴、放牧;
  (五)捕猎野生动物;
  (六)排放污染环境的废水、废气、废渣;
  (七)在景区内建造坟墓;
  (八)损坏文物、在景物上刻画、涂写;
  (九)在山林中燃烧篝火;
  (十)其他可能危害风景名胜资源的活动。
  第十四条 凡利用风景名胜资源进行经营、建设的单位和个人,要缴纳风景名胜资源和基础设施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维修。收费标准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报省物价、财政部门核定。

第四章 规划

  第十五条 风景名胜区必须编制规划。规划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或其所属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依法批准的风景名胜区规划是保护、开发、建设和管理风景名胜区的法律依据。
  已经编制上报待批的总体规划,可作为其批准前风景名胜区各项工作参照执行的依据。
  第十六条 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规划设计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应当委托持甲级规划设计证书的单位编制;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应当委托持乙级以上规划设计证书的单位编制;省级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和市、县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应当委托持丙级以上规划设计证书的单位编制。
  第十七条 编制风景名胜区规划遵循以下原则: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保护和开发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远期与近期、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二)保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风貌,维护景区生态平衡,各项建设设施与景区环境协调;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